关于揭示旧社会黑暗的书

时间:2020-12-22 21:17:32 人生哲理

篇一:《许军.试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美学》

试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美学

镇江市谏壁中心小学许军

摘要:鲁迅提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简练精辟地指出了悲剧的性质和美学效果。鲁迅倾向于现实主义,着重于对“国民性”的研究,他是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坠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艺术的形式现实主义地表现出来,以引起“疗治”的注意。他的眼光不仅注视着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和“英雄壮举”,而且更多的是注意一般的历史进程中下层社会的人们的不幸。这就使他的小说中的悲剧富于独特的美学意义,不是崇高壮烈之美,而是朴素平易之美,这也正是鲁迅所倡导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小说《呐喊》《仿徨》正体现了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

鲁迅创作的小说大多是悲剧性的。所谓悲剧,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将人

1鲁迅的这一悲剧定义提出了悲剧的本质特征在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于社会现实中有价值的东西的被毁灭,同时他还认为悲剧是现实生活中悲剧冲突的反映,悲剧艺术的现实基础是社会现实中有价值的东西与无价值的东西的冲突

2“人们灭亡与斗争。鲁迅说:“《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

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

3这也就说明,在鲁迅悲剧观中,悲剧艺术美的基础应当是生活真实,即多。”○

现实生活的矛盾,因而他坚持文艺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原则,对社会、对人生深刻观察,入微分析,“敢于如实描写”,“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

4扫荡“瞒和骗”的文艺,以“揭出痛苦,引起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

疗救的注意”,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抗争。《呐喊》和《仿徨》正是他的悲剧理论的具体实践。

一、平凡人物的悲剧

鲁迅笔下的悲剧不同于莎士比亚式的性格悲剧,也不同于希腊式的命运悲剧,他写的是近乎无事的悲剧。在鲁迅看来,在当时黑暗的中国社会,大量存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的悲剧,而这种悲剧是以近乎无事的形式存在着,人们毫无觉察,在不知不觉中被消磨,被吞噬。《药》中华老栓深信人血馒头能给儿子治病,于是星夜赶赴刑场去向刽子手买人血馒头,得到人血馒头后,“他的精神。现在

5对于革命者的惨遭杀害无动于衷,对于刽子手的凶狠残暴麻只在一个包上”。○

木不仁,甚至感恩戴德。回到家中,又将全部精力贯注在人血馒头上,无论是刽子手大谈结果“犯人”的新闻,还是茶客们议论讥笑革命烈士也好,他都听其自

然,默默不语。他为儿子的病操心备至,幻想能从“药”中“收获许多幸福”。根本不知这“药”上的血,正是一个为了反抗封建统治者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的鲜血,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这是一个普通人的不幸,更是旧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体现。《明天》表面上写单四嫂子丧子的悲剧,更深层的是写单四嫂子希冀“明天”而无“明天”的悲剧。在妇女没有任何地位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希望只在丈夫、儿子身上,对已丧夫的单四嫂子来说,儿子就是她的“明天”,儿子死了,她就没有“明天”了。在这出悲剧里,我们看不出单四嫂子有多么精神美点,而只是看到她生活希望幻灭后的巨大精神痛苦。造成单四嫂子悲剧的原因不是蓝皮阿五式的流氓人物,也不只是那个庸医,而是黑暗的旧社会和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小说揭示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广大劳动妇女是没有“明天”的,从而激励人们起来推翻黑暗的社会制度,争取妇女解放。这些悲剧都具有普遍性、平凡性、必然性,但这些平凡人的悲剧发生在那个年代里却不被人察觉,这本身就带有悲剧性,这种悲剧则更加触目惊心,振聋发馈。鲁迅则就是这样在我们常见的、平时不以为奇的平凡事件中,发掘出这种悲剧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显示出有价值的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使人们从这种悲剧中惊醒、振奋起来,这也正是平凡人的悲剧其不平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所在。无疑鲁迅的悲剧价值是与他的“文学表现人生,而且改良这人生”的战斗的文学功利观,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改造国民性的革命民主主义启蒙思想相一致的。

鲁迅小说“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肯定,对“人生无价值的东西”的否定是有它特定内容的。由于鲁迅写的悲剧是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善良的或有缺点的普通人作为悲剧主人公,所以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是普通人的起码的合理的生活愿望,生存权利,和对理想的追求。鲁迅虽然也表现主人公勤劳善良等精神美,但重点是肯定了人的权利、尊严、价值。他把人的正常的物质欲求和精神欲求的被扼杀作为悲剧,特别描写了悲剧主人公精神上苦闷麻木,痛苦无处说,不被理解的悲剧。他把人的无端丧失作为最大的悲剧来描写,这正是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最广大的普通人民的生存权利,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的肯定,对那些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失去生存权利、造成悲剧结局的封建统治阶级、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这些“无价值的东西”最彻底的揭露、批判和否定。

二、精神上的悲剧

鲁迅的悲剧创作,从悲剧主角和悲剧内容情节来看,是写的平凡人的悲剧,而从悲剧立意构思和描写重心来看,则着重揭示人物在心灵上所受到的创伤和摧

残,通过对主人公精神状态的透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字,于是想

6可见鲁迅创作小说,是出于改造民族灵魂的目的,竭力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探索人们的灵魂,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祝福》里的祥林嫂,是被鲁迅作为中国劳动人民最悲惨的典型来塑造的。她在丈夫死后,便决心守寡,因不愿再嫁而出逃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希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换取起码的生活。但不久便被婆家绑回去,逼嫁到山村里去。当她第二次在鲁四老爷家里出现,那是第二个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叼走之后。因她再嫁再寡,镇上的人便嘲笑她,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不祥之物,暗暗嘱咐妻子不许她沾手祭品。另一个佣人柳妈又以阴间的锯刑来告诫她,要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她听信了柳妈的话,感到了阴间地狱的威胁,以一年的工钱捐了赎罪的门槛,满以为自己是个干净人了,可以坦然地去摆福礼的时候,得到的仍然是禁止她沾手的呵斥。祥林嫂是这样善良、勤劳、坚毅和安分,她对生活的希望是最低微的,只要能用辛勤的劳动来换取最起码的生活,她就感到满足,这个希望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可是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就连这个微薄的希望也终于破灭。她默默地忍受,捐了门槛,也依然无效,主人还是不许她摆设祭品。她可以忍受物质的困乏和剥削,但却无法抵挡精神上的被侮辱与被威胁、被剥夺。在重重压迫下的中国劳动妇女,尤其是寡妇,甚至尤其是再嫁的寡妇、失子的寡妇,在社会上已没有了生存的权力,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封建迷信通过社会各阶层的人有效地完成着他们践踏、侮辱和伤害的任务。祥林嫂在人死了以后有没有灵魂、阴间有没有地狱的疑惑中倒毙在祝福之夜的雪地里。她至死也不明白她因何而死。而活着的人就有明白的吗?祥林嫂到处向人倾诉她的痛苦,人们反应如何呢?“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

7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只是供人们消遣的故事。她们中又何尝没有如祥林嫂一般的受压迫者,这情感与行为方式表面上的麻木、混沌,实际上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祥林嫂悲剧的深刻性表现在:她不仅在经济上、肉体上受尽了压榨和摧残,而且在精神上也受尽了人们的嘲笑和虐杀;不仅生前哀

哀无告,还须怀着恐惧走向死亡——死亡在她的心目中,不是悲惨生活的结束,而是另一种最大的恐怖的开始。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因具有新思想而不被人们理解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接受过西方文化的洗礼,具备了一套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不大一样的文化,成为中国较早一代觉醒的现代知识分子。他对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强烈不满,曾有挣扎和反抗的一面,他在生活上陷入极度困境时,还一再宣称:“我还得活几天”,“我也还得赶紧寻点事情做”。当旧社会煎迫得他几乎乞讨时,他顽强地要活下去。这支持他活下去的动力是他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自己还想对旧社会作最后的抗争,但是,正当他顽强地要活下去时,压迫和失望以更大的浪头排山倒海地向他扑来。为了反抗,他在报上“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因此招致了失业。失业是“预料中的事”,但在魏连殳身上还有意料之外的打击:一是他一直喜欢亲近失意的人,但当这些失意者一旦得意之后,也就举翅不回地飘散了。二是曾信仰进化论,把未来和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可是事实告诉他,有的孩子被大人教育得“儿子正如老子一般”,“都不象人”。他对进化论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两个意外的精神上的打击,对魏连殳来说,比失业之后受到物质生活的窘迫更加痛苦。终于他一反常态,采取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复,当上了杜师长的顾问,月薪现洋八十元。对此,魏连殳这样看:“我失败了。先前,我自以为是失败者,现在知道那并不,现在才真是

8“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失败者了。”○

9魏连殳清楚地认识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到:他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保持精神的清醒,不与黑暗势力和庸众同流合污,孤独地走独异个人的精神胜利者的路。一条是放弃精神的执著,回到尘嚣中随波逐流。也就是向他先前所反对、所憎恶的一切投降。但无论是哪一条路,都是死路:前者会因穷困而死,后者会因精神的堕落和死亡而导致生存的无意义、无价值。魏连殳早就料到了自己的未来无路可走,所以在他失去唯一的亲人——继祖母时,他“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

10他不仅为祖母的孤独坎坷的一世而痛哭,哀”,○也为自己的孤绝的处境而痛哭,更为天下的孤独者、为没有一点希望的中国而下泣。而他的胜利,是他以牺牲灵魂为代价,用精神堕落的复仇方式,打败了把他逼上绝路的人们。但是他觉得生不如死。所以,他终究只有以死来再次否定那败退的自我:“到入棺,是魏连殳很不妥帖地躺着„„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

11魏连殳的形象,鲜明而充分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地显现出在思想启蒙的大潮退下后知识分子思想中彷徨与挣扎的形神心态。

鲁迅的悲剧作品真实而细致地表现了这些不幸者与觉醒者的悲剧,他不仅指出了命运“不幸”的人生悲剧,更指出了思想“不争”的精神悲剧,鲁迅对于国民灵魂的严峻解剖,就是要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畸形的、丑恶的、可耻的东西,人们只有从中感到羞愧、憎恶,才能奋发起来,因为“惟有民魂是

12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三、悲剧性与喜剧性相交融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笑的大师,善于运用犀利的笑声去挑破丑的伪装,揭露肮脏的灵魂,撕毁一切无价值的东西,因此鲁迅常通过写出悲剧人物本身可笑的病态来否定他们身上的丑,这也就使得他的人物常常带有喜剧因素。悲喜交融,也就成为其悲剧作品的一个显著的特色。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笑声中“表演”,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死去。孔乙己一出场,周围就发出各种各样的笑声:“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

13伤痕累累的孔乙己,非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反而遭到众添上新伤疤了!’○

人的讥笑。他的伤痕也许是因为偷别人的东西被打而留下的,偷盗固然可耻,可是象孔乙己这样的人,是因为被封建制度逼迫得无法生活下去,才不得不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封建制度才是最主要的责任者。可是,无知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意识到,以至对同样受欺压的孔乙己不但没有表示半点怜悯,反而给予百般嘲笑,实在可悲可叹!孔乙己不管走到哪里,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总免不了引出别人的

14笑声,给别人乐趣:“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

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道,‘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

15“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16孔乙己一系列的“表演”,把一个没有爬上统治阶级上层社会慢慢走去了。”○

而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那种迂腐没落的可笑性格展露无遗,同时也写出了当时周围群众只会取笑孔乙己,却没有产生对封建统治者的仇恨情绪,表明他们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还没有认识,仍然处在一种麻木的状态,比作品主人公孔乙己更可悲!“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17孔乙己死了,○就象路旁少了一棵不起眼的小草,没有人注意他,没有人同情他,

篇二:《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左联

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3.2在上海成立,鲁迅等四十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从事无产阶级艺术”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左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活动,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推进了文艺大众化运动,并积极开展创作,培养了大批新作家。社会剖析派小说

又称为社会分析小说,主要作家有茅盾、沙汀,艾芜等。其特点是,运用阶级观点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以期其创作能从本质上解释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剖析派小说在意识形态话语的笼罩中,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及“异域情调”的风景画、风俗画的多种艺术方法的描写,既是对早期“乡土写实派”的历史回应,又开创了新的乡土小说范式,为20世纪40年代乃至新中国建立后的乡土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资源和发展路径的启示。京派

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朱光潜等。称其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又多发表在京津刊物上。其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创作的基本原则。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群的第一人。新感觉派

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于1928.9创办的半月刊《无轨列车》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关于揭示旧社会黑暗的书}.

七月诗派

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要代表诗人有绿原、阿垅、牛汉、曾卓等。代表作品有绿原的诗集《童话》阿垅的《纤夫》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同时也重视抒情的形象化,注意象征的深切、想象的丰富绮丽等。诗形多样,语言灵活自然充满生活气息。七月诗派在艺术上的追求创造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九叶诗派

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以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为代表的诗人。因为该流派下的九位诗人曾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故而被称为“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扎根现实,抒发真情实感。在艺术上深受西方的熏陶和影响,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他们把诗歌的审美原则建构在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重叠点上,完成了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超越,蕴含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诗歌因素。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朦胧诗”

主要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如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诗歌流派的表现技巧,注重暗示、象征、联想、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在美学特征上更加朦胧、多义,表达了这批诗人对人的本质的现代思考和对人的自我价值、心灵自由的追求,也表现了对现实的严峻批判以及对美好境界的朦胧向往。最有代表的诗人是北岛、舒婷、顾城

等。新写实小说{关于揭示旧社会黑暗的书}.

“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小说潮流被正式命名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源自《钟山》推出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它的特色在于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不注重对生活的提炼加工,转而强调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第二其主题意蕴更多的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或无奈,因此创作主体往往是对现实采取一种无奈的认同,缺少强烈的理性的批判精神。“新写实小说”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是一种缺乏价值观判断的冷漠叙述。主要作家有方方、池莉、刘震云等。问题小说

20世纪20年代初期出现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热潮,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其内容广泛涉及婚姻恋爱、就业、家庭问题,代表作家有冰心、庐隐、叶绍钧等。孤岛文学

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日军进入租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由于四面都是沦陷区,故称“孤岛”。期间产生了大量出版刊物,反映了作家对抗战时期战斗和生活的记录。孤岛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杂文和戏剧。杂文以唐弢为代表,带有强烈的“鲁迅风”;戏剧以《夜上海》为代表,反映现实、民族等主题。另外还有报告文学等流行文学样式以及黄裳、柯灵等代表作家。乡土小说

所谓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也指“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东北作家群

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

推动下共同自发的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即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树群等。

在延安文学座谈会上的讲话

简称《讲话》在当时和以后,成为党对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的文艺政策的依据。指明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号召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斗争生活,获取创作源泉,改造世界观,继承和借鉴中外文学遗产,创作真正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文学作品;对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继承与创造、普及与提高等问题作了深刻的理论论述;是对“五四”以来新文艺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汉园三诗人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三诗人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学衡派

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代表人物为当时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的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以柳诒征为南雍双柱之一的南京大学,是现代儒学复兴的策源地;以其为国学支柱的学衡派,成为后世新儒家的学术滥觞。民众戏剧社

中国学术研究团体。1921年春成立于上海。发起者是汪优游,主要成员有沈雁冰、欧阳予倩、郑振铎、陈大悲、徐半梅、熊佛西、张聿光、沈冰血等13人。剧社“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于同年5月创办了中国较早的戏剧刊物《戏剧》,共出6期,集中阐述了该社的戏剧主张。国防戏剧

是在国防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给革命戏剧,是左翼戏剧运动在中国民族革命新高潮来临后的扩大和发展。1936年初左联解散,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后,左翼戏剧家联盟也宣布解散,转而组织戏剧节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上海戏剧界联谊会和上海剧作者协会,提出国防戏剧口号,以广泛团结爱国剧人,开展救亡戏剧活动。随后,上海剧作者协会制定并发表《国防剧作纲领》,规定国防戏剧创作应以揭露日寇的残暴、批评一切不利于抗日的思想和言论、歌颂群众的抗日情绪和行为作为主要任务。国防戏剧的作品有于伶的《回声》,洪深的《走私》等,主要刊登在《光明》、《妇女生活》等杂志上。论语派

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战国策派

四十年代初,正当抗战期间,出现过很有特色的文化流派——战国策派。这是一个在史学革命尝试,文化重建构想中极富理论个性的学派。当时颇引时人关注。这一文化流派,因其流派的核心人物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战国策》半月刊,从1940年4月到1941年7月发行。它是由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林同济、陈铨、雷海宗在昆明主办。1941年7月

停刊以后,他们又于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在重庆“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文协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主要人物有老舍、郭沫若、茅盾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文协的口号是“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甲寅派

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鸳鸯蝴蝶派

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2沦陷区文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

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革命文学论争

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鲁迅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茅盾也批评他们题材过于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论争中鲁迅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义文艺理论著作,从而为左联成立准备了条件。民族主义文学

是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文学派别,主要成员有潘公展、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文艺主张鼓吹要建立“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主要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代表作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黄震遐的小说《陇海线上》《黄人之血》。“民族主义文学”的中心意识“民族意识”,实质上是封建意识与法西斯思想的混合,以此否定阶级意识,抹煞阶级斗争。鲁迅、茅盾、瞿秋白等著文揭露其“屠夫文学”、“杀人放火文学”的实质及丑恶表现。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1931年至1932年,“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论争。“自由人”指《文

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论争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先是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批判提示民族主义文学的法西斯主义实质,同时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以后,他又发表《勿侵略文艺》等文。“左联”的《文艺新闻》载文批评胡秋原,苏汶即发表文章声援胡秋原。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分别发表《论第三种人》、《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等文,与胡苏二人展开论争。他们批评了胡苏二人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检讨了“左联”机械论错误和左倾宗派主义错误,这是论争的重要收获。新月社

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莽原社

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未名社

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韦素园、台静农等。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

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两个口号论争

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中国诗歌会

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革命的诗歌运动。中国诗歌会在内容方面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太阳社

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屯阝(阿英)、洪灵非、孟超等,全都为共产党员。“这些《太阳》下

的文学者,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他们努力要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同时创办《太阳月刊》,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联成立时,该社自行解散。现代评论派

1924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称为现代评论派。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以《现代评论》为主要阵地,为美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张目,支持北洋军阀当局,诬蔑群众革命运动。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遂由原来依附于北洋政府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美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普罗文学

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期白色恐怖下的心态。作品很多,具有很强的革命气息,一时风靡文坛,产生很大社会影响。但是普罗文学存在严重缺陷,最主要的错误倾向是“革命的浪漫蒂克”,把残酷的现实斗争理想化,浪漫蒂克化,同时,革命文学初期的图解左倾盲动的政策等偏向未得到清算,因此成功的作品不多。代表作有蒋光慈《短裤党》《菊芬》等。文学研究会

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2、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3、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

学旬刊》4、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5、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

1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2、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3、理论主张:尊重自我,注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为艺术,浪漫主义)语丝社

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言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评和随笔为主要形式,幽默泼辣,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针砭时弊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优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以鲁迅为代表的针砭时弊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优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小诗

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徐玉诺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小时多是以简短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性,或托物喻理,或

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以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音乐与诗歌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诗派的创作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等是象征诗派的代表作。春柳社

1906年底由李叔同、陆镜若和欧阳倩予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1907年他们演出的《茶花女》获得很大成功,在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同年六月他们又演出了自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这次公演不仅轰动了留学生界,而且引起了日本文艺界的高度重视,被看做是中国早期话剧的开端。此后,春柳社的成员持续增加,他们又陆续创作改编过《画家与其妹》等剧目,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爱美剧

1921年3月,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民众戏剧社,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戏剧反映时代,提倡“写实的社会剧”,针对堕落了的文明戏,提出“爱美剧”的概念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作。湖畔诗社

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作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诗社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章程,只是一种友爱的结合。南国社

1927年冬成立于上海,领导人为田汉,前身是南国电影剧社,以戏剧活动为主。主要成员有田汉、欧阳予倩、徐志摩、徐悲鸿、周信芳等。其宗旨是“团节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做艺术上之革命运动”。创办的刊物有《南国半月刊》《南国

周刊》等。

篇三:《呼兰河传读书笔记200字》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