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是保证农网安全经济供电的有效途径

所谓综合治理就是把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管理综合起来统一运用,提高农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一)充分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强化全员的责任感,推行全方位的安全责任状,建立强有力的安全领导体系,形成自下而上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网络。 (1)根据现行的管理体制,可建立分管局长、分管科长、分管站长、分片负责电工的一个纵向到位安全经济管理网络。把本局低压电网安全运行水平高低做为分管局长政绩考核的一个依据,也作为分管局长对分管科长、分管科长对分管站长等业绩考核的一个依据,最终做为对分片负来电工考核决定去留的一个依据,这就从根本上加强了分片电工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低压网络安全经济运行的责任心,也充分强化了领导力度。 (2)定期对乡管站电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加强其职业道德和使命感。 (3)和乡村两级政府进行充分协商,使其对安全经济供电提高认识,经常不断普及村民,安全经济运行的意识,提高村民自我保护能力,教育村民爱护电力设施,自觉遵守安全用电条例,主动配合供电职工及时消除供电稳患,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尽可能将安全用电做为评选文明户的一个条件,形成一个“人民电业人民管,人民电业爱人民”的局面。 (二)充分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将安全指标,经济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和自己的经济利益挂勾。 (1)组织保证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低压网络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电工的素质制订较科学的可行的近期安全经济标准,分年度下达到科、站、分片电工,指标分解后,使各电工,人人有指标,完成情况和标准相对照,形成责、权、利的统一,奖惩分明,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向管理要效益,抓管理保安全。 (2)积极宣传《电力法》》和《电力保护条例》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对破坏电力设施的要进行严历打击,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对保护电力设施,积极配合电力部门工作的村民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充分运用技术管理手段,提高网络供电的合理可靠性和设备的健康水平。 (1)根据电网规划,对危害人身安全的进户线实施地埋方式供电,并加装漏电保护器。 (2)对各分支配电线路加装低压熔断器,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电源,限制事故范围,保护人畜安全。 (3)有条件的村,对年久失修导线过细,电杆强度不够的线路进行部分换杆换线,以避免倒杆断线事故。 (4)加强维护,消除探头线、拦腰线、断股线,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然根本出路仍在于大力加强低压整改力度,需要各级管电部门各级政府,给予充分重视,积极筹措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尽快改变低压网络的落后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