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与“考核”(一)

  安全,是企业的天,是企业生命及灵魂所在;安全,是家庭的天,是家庭幸福与快乐的基石。如果说幸福是一个圆,那安全就是这个圆的半径,半径越小,圆就越小,没有了半径也就没有了圆;如果说幸福是一首美妙的乐曲,那安全就是这首乐曲中的音符,音符不全就会走调,没有了音符乐曲也就荡然无存。
众所周知,电不仅仅照亮了世界茫茫黑夜,而且它也在近代史上曾经掀刮过全球工业革命风暴;今天,各行各业、人民生活都与电息息相关。可电也被人称为“电老虎”。老虎者,百兽之王也。“老虎”可会咬人,吃人的哟。事故通报上哪一次次的血粼粼的事故就是证明。违章是“老虎”的“加油器”,想要人与“老虎”达到“和谐”;必须处理好人与“加油器”的关系,也就是处罚——减少——杜绝“老虎“的“加油器”。

  一、违章与意识

  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的防护能力,其中,安全意识特别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招之事故的发生。许多职工对安全教育不重视,凭经验丰富,熟悉操作。因此,轻视安全意识——注意力,凭经验操作导致事故频繁发生,主要表现在:

  1)安全注意力不够集中。部分工人往往凭经验和主观臆测断进行操作,注意力不向安全生产倾斜或未向安全生产集中,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无工作票、操作票,盲目操作、工作,所致的根本原因就是操作者、工作人安全注意力不够。例2001年的农改新建线路施工中,无从源头上确保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工作票,在未做好对邻近的可能危及施工线路的设备、线路的安措的情况下,盲目施工导致两位民工放线触及邻近带电线路死亡的严重事故。

  2)凭熟练经验,忽视安全注意力。在电力安装过程中,部分老职工凭操作熟练,经验丰富,忽视注意力集中问题。例2001年的某次农改工程施工时,一位民工没有检查核对停电的线路,也未验电、装设接地线便登杆作业,结果误邻近带电线路不慎触电致重伤。

  二、违章的特点

  1、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是受一定的心理支配的,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带这条规定已经讲了多少年,但实际仍有一部分员工有章不循,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好安全帽,不系好帽带。事实证明,要改变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容易,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2、继承性

  有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创发明的,而是在一些老工人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就这样把不良的违章作业习惯传给新员工,从而导致一些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代代相传。

  3、排它性

  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安全技术方法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

  三、违章人心理

  人有一定的习惯性和惰性,人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活动支配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也必然与错误的思想活动有关。从事故分析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的人大多存以下心理状态:

  1、缺乏安全知识。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和习惯。对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不知不觉的违章,因而出事的可能性就大。如未在停电作业地点以外邻近的分支线、操作的停电设备负荷侧装设接地线。

  2、贪图安逸。在施工中缺乏积极性,自我保护意识差。总认为自已的这种工作方法从来没出过事,既使是知道这样做是不符合《安规》的,也不积极纠正,贪图省事;如在安全距离达不到最低安全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砍伐树木作业时,不停电,也不装设接地线。

  3、侥幸的心理。明知某种做法属违章行为,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事故,但自己认为并非每次违章作业都会有事故发生,以前这样做不会出现问题,这次也不会,于是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而走险,一旦环境、设备和人员的变化,就很有可能引发事故发生。如搭票工作,工作负责人总认为:“有人知道我在线路上工作就不会送电”,可现实总是变化的,也有可能变电站工作人员不了解情况,变电工作票终结后接调度指令而自行操作送电,必将出人身伤亡事故。

  4、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发生,相信不良的传统或习惯做法。对未造成事故的习惯性违章经历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