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水平轧件使用、维护规程

使用规程

一、 技术性能与参数:

1. 轧辊名义直径:430mm

2. 轧辊最大直径:450mm

3. 轧辊最小直径:410mm

4. 轧辊辊身长度:750mm

5. 最大轧制力矩:27.74KN·M

6. 压下专用减速机速比:i=1024

7. 压下行程:100mm

8. 压下速度:5.63mm/min

9. 压下力:150t

10. 指针盘一小刻度:0.02mm

11. 联合减速箱最大输出扭矩:1.6×10<sup>5</sup>N·M

12. 联合减速箱速比:n=3.1389

13. 横移电动推杆型号:DT100-80-3.56

推力2×100KN

行程800mm

速度3.56mm/s

电机功率1.5KW

转速 1500r/min

14. 十字联轴器型号SWZ390F×2240

伸缩量:755mm

15. 压下电机型号YH160L8-B5

N=7.5KW

n=720r/min

16. 主电机额定功率700KW

额定转速1200/375r/min

额定电压750V

二、 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

1. 按时参加大班前会,提前十五分钟参加班前会。

2. 交班、接班者应在岗位上对口交接,接班者未到,交班者不得擅自离岗,并及时班长及有关领导报告。

3. 对口交接时首先检查有无操作牌及油牌和工段有关规定,调度指令及执行情况。

4. 应交接轧机之间场地卫生。

5. 应交接轧机运转情况和全部信号、仪表工作情况。

6. 交接双方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字迹整齐,并在日志上签字。

7. 应交接生产品种、规格、转数和轧制情况。

8. 应交接操作牌、油牌、电牌和原始记录。

9. 应交接换号情况。

三、 430轧机操作步骤:

1. 开机前检查:

(1) 操作长需认真检查有无操作牌、油牌、电牌,做好开机准备。

(2) 调整工应该检查轧缝和轧辊轴向调整装置。

(3) 调整工应检查轧辊进出口和导向装置跑道上有无工具和其它杂物。

(4) 调整工应检查电器机械设备周围有无人工作在确认无误时,方可指挥操纵工开机。

(5) 操纵工在看到调整指挥开机的手势后,应鸣铃了望,在确认无误时,方可开机。

(6) 操纵工在开动轧机横移,压下时,首先检查有无操作牌,并观察周围有无人和障碍物,在确认无误时方可开机。

2. 操作顺序:

见轧钢机使用说明书电气操作部分

四、 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

1. 轧机不得带负荷起动,轧机电机转速不得超过1200r/min。

2. 调整压下时,调整工应通知操作工严格防止轧体头尾同时进入同一轧机。

3. 非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操作。

4. 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5. 发现辊跳值较大时,调整工应详细检查压下螺丝与安全臼之间间隙是否过大,及时调整吊挂螺丝。

6. 发现轴承有异常时及时通知钳工检查处理。

7. 生产过程中调整工应细心观察铁型,发现结巴、缩孔、劈头时应通知操作工,做好准备在轧件进入精轧机组前予以切除。

8. 操纵工在进入岗位后应全神贯注查看粗轧区的任何变化,随时听从电工、钳工、调整工的指挥,果断处理紧急停机。

9. 严禁向任何电器设备及万向接轴、联合减速箱等设备上洒水。

10. 轧机压下螺丝在调整范围内,严禁压贴轧辊和贴辊轧制。

五、 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 轧辊轴向窜动

轴向固定调整张力螺栓过松应调整正反扣螺母。

2. 轧辊跳动

压下装置与安全臼之间有间隙,调整吊挂弹簧,消除间隙。

3. 轧机地脚松动。

紧固地脚楔铁。

六、 关键要害岗位要实行两人或多人操作确认制

七、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清扫规定:

1. 调整工每班对轧机侧环境卫生和整个机架,操作台清扫一次。

2. 操作工每班对操作台内清扫一次,保持室内卫生和物品摆放整齐。

3. 操作工每班对轧机机旁氧化铁皮及杂物清理一次。

4. 操作工每周一台班对操作台外涂漆墙表面和玻璃清扫一次。

维护规程

设备清扫规定:

1. 每班对万向接头罩子,联合减速箱连接装置罩子,主减速电机接头罩子及地面以上干稀油管路清扫一次,要求无油泥、积灰。

2. 每天对轧机主传动装置之间的环境卫生清扫一次,要求地板盖摆放平稳,地面上无积土,油泥和杂物。

设备主要易损件及报废标准:

1. 万向联轴器:SWZ390F×2240

轴承和十字轴的磨损或压痕0.25mm时要更换,轴端垫片磨损0.35mm要更换。

2. 联轴器:CL14

有严重掉牙或齿厚磨损1/5时更换。

3. 轧辊轴承:672748寿命2000小时。

安全注意事项:

1. 检修或处理故障后检修人员离开转动部位后,方可将操作牌交操纵工。

2. 转车时不许在轧机入口出向用手检查轴承其它部位,只能用眼睛看听检查。

3. 生产过程中,严禁用手触动转动部位。

4. 生产过程中检查轴承或万向联轴器时应随时注意轧材的出轧机情况,以防轧材跑出伤人。

5. 接班检查时,注意压下或横移是否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