𩣕

𩣕
拼音 []
总笔画16画
简体部首馬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CARH 仓颉SFSHL
郑码CUHP
结构左右
统一码298D5
笔顺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一ノノ一丨フ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𩣕字UNICODE编码U+298D5,10进制: 170197,UTF-32: 000298D5,UTF-8: F0 A9 A3 95。

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𩣕

𩣕【補遺·亥集】【馬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7画

《字彙補》與驅同。《後趙錄》長驅至鄴。

说文解字

驅【卷十】【馬部】

馬馳也。从馬區聲。敺,古文驅从攴。豈俱切

说文解字注

(驅)驅馬也。各本作馬馳也。今正。此三字爲一句。驅爲篆文。此三字言其義。許之例如此。驅馬常言耳。盡人所知。故不必易字以注之也。驅馬、自人䇿馬言之。革部曰。鞭、驅也。是其義也。从馬。區聲。豈俱切。古音在四部。俗作駈。

(敺)古文驅。从攴。攴者、小擊也。今之扑字。鞭、箠、策所以施於馬而驅之也。故古文从攴。引伸爲凡駕馭追逐之偁。周禮。以靈𡔷敺之。以炮土之𡔷敺之。孟子。爲淵敺魚。爲叢敺爵。爲湯武敺民。皆用古文。其實皆可作驅。與殳部之毆義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