𧻳

𧻳
拼音 [fù] 注音ㄈㄨˋ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走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FHGK 仓颉GOMFR
郑码BOGJ
结构左下包围
统一码27EF3
笔顺一丨一丨一ノ丶一ノ丨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𧻳字UNICODE编码U+27EF3,10进制: 163571,UTF-32: 00027EF3,UTF-8: F0 A7 BB B3。

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𧽂𧽴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𧻳

𧻳【酉集中】【走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芳遇切,音訃。頓也。一曰僵也。與仆同。

说文解字

仆【卷八】【人部】

頓也。从人卜聲。芳遇切

说文解字注

(仆)頓也。頓者、下首也。以首叩地謂之頓首。引伸爲前覆之辭。左氏音義引孫炎曰。前覆曰仆。玄應三引說文。仆、頓也。謂前覆也。偃謂却偃。仆謂前覆。葢演說文者語。若論語注云。偃、仆也。則渾言不別矣。从人。⺊聲。芳遇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