𧴥

𧴥
拼音 [péi] 注音ㄆㄟˊ
总笔画9画
简体部首貝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LMU 仓颉KSBUC
郑码YMLO
结构上下
统一码27D25
笔顺フ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𧴥字UNICODE编码U+27D25,10进制: 163109,UTF-32: 00027D25,UTF-8: F0 A7 B4 A5。

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𧴥

𧴥【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字彙》簿回切,音裴。河神名。

與倍同。倍尾,山名。亦作負尾。上从力,與負字異。

说文解字

倍【卷八】【人部】

反也。从人咅聲。薄亥切

说文解字注

(倍)反也。此倍之本義。中庸。爲下不倍。緇衣。信以結之。則民不倍。論語。斯遠鄙倍。皆是也。引伸之爲倍文之倍。大司樂注曰。倍、文曰諷。不面其文而讀之也。又引伸之爲加倍之倍。以反者覆也。覆之則有二面。故二之曰倍。俗人䤨析。乃謂此專爲加倍字。而倍上、倍文則皆用背。餘義行而本義廢矣。倍之或體作偕。見坊記、投壷、荀卿子。从人。咅聲。薄亥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