劌
拼音 [guì] 注音ㄍㄨㄟˋ
总笔画15画
简体部首刂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刀部
五笔HDGJ 仓颉YHLN
郑码IIKK 四角22200
结构左右 电码0493
统一码528C
笔顺丨一丨一一ノ一丨ノノフ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uì(ㄍㄨㄟˋ)

⒈  见“刿”。

统一码

劌字UNICODE编码U+528C,10进制: 21132,UTF-32: 0000528C,UTF-8: E5 8A 8C。

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劌

劌【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居衞切《集韻》《韻會》姑衞切,𠀤音蹶。《說文》利傷也。从刀,歲聲。《廣韻》割也。《禮·聘義》君子比德于玉,廉而不劌,義也。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魯曹劌。

说文解字

劌【卷四】【刀部】

利傷也。从刀歲聲。居衛切

说文解字注

(劌)利傷也。聘義。廉而不劌。義也。注云。劌、傷也。按玉部作廉而不忮。毛公曰。忮、害也。是其義同也。利傷者、以芒刃傷物。从刀。歲聲。居衞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