䏔
拼音 [niǔ] 注音ㄋ一ㄡˇ
总笔画8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肉部
仓颉BNG
郑码QXED 四角772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43D4
笔顺ノフ一一フ丨一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䏔字UNICODE编码U+43D4,10进制: 17364,UTF-32: 000043D4,UTF-8: E4 8F 94。

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䏔

䏔【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陟柳切。與肘同。

《揚子·太𤣥經》冠戚䏔,履全履。《註》戚䏔,敗也。

《廣韻》女久切,音狃。食肉也。

《集韻》如又切,音肉。肉善者。本作腬。

而六切,音肉。鼻出血也。本作衄。

说文解字

䏔【卷十四】【丑部】

食肉也。从丑从肉。女久切

说文解字注

(䏔)食肉也。食肉必用手。故从丑肉。从丑肉。會意。不入肉部者、重丑也。丑亦聲。女久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