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米

词典名字:

黍米

词典发音:

shǔ mǐ

注音:

ㄕㄨˇ ㄇㄧˇ

词典解释

黍米[ shǔ mǐ ]

⒈  黍子碾成的米。

⒉  指糯米。

引证解释

⒈  黍子碾成的米。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粟米酒﹞贫薄之家,所宜用之。黍米贵而难得故也。”
新唐书·五行志一》:“细如丝髮,大如黍米。”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 周桓王 ﹞使人以黍米十车遗之曰:‘聊以为备荒之资。’”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一:“煮黍米为粥和生大麦芽搅漉取汁煎之,濡者为餹稀,乾者为餹条。”

⒉  指糯米。

《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网络百科

黍米 (食品)

  • 黍为一年生草本。 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 叶鞘松弛,被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具长约2毫米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5厘米,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 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成熟则下垂,长约30厘米,分枝具角棱,边缘具粗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约4~5毫米;颖纸质。
  • 黍,是中国古代主要粮食及酿造作物,列为五谷之一。黍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品种,而品质当属山西省北部地区的最好。当地民间百姓将黍米制成面粉,再制成炸糕,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男婚女嫁,都要用“油炸糕”来款待亲友和客人,从而成了本地最有特色的传统风味食品。
  • 近音词、同音词
  • shū mì疏密
  • shǔ mǐ黍米
  • shū mì枢密
  • shū mì枢秘
  • shū mí书迷
  • shú mǐ秫米
  • shù mǐ数米
  • shú mí菽糜
  • shū mǐ疏米
  • shù mì樹蜜
  • shù mǐ數米
  • shū mì樞祕
  • shù mì树蜜
  • shū mì樞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