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

词典名字:

鬼针草

词典发音:

guǐ zhēn cǎo

注音:

ㄍㄨㄟˇ ㄓㄣ ㄘㄠˇ

成语繁体:

鬼針草

词典解释

鬼针草[ guǐ zhēn cǎo ]

⒈  草名。

引证解释

⒈  草名。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鬼针草》﹝集解﹞引 陈藏器 曰:“生池畔,芳茎,叶有椏,子作釵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人谓之鬼釵。”

网络百科

鬼针草 (植物)

  • 鬼针草(学名:Bidens pilosa L.),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钝四棱形。茎下部叶较小,很少为具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总苞基部被短柔毛,条状匙形,上部稍宽。无舌状花,盘花筒状,冠檐5齿裂。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
  • 产中国多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 (概述图片参考:)
  • 近音词、同音词
  • guǐ zhēn cǎo鬼针草
  • guǐ zhēn cǎo鬼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