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

词典名字:

锦囊

词典发音:

jǐn náng

注音:

ㄐㄧㄣˇ ㄐㄧㄣˇ ㄐㄧㄣˇ

成语繁体:

錦囊

词典解释

锦囊[ jǐn náng ]

⒈  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

⒉  借指诗作。

⒊  吐绶鸡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
《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⒉  借指诗作。参见“锦囊佳句”。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

⒊  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网络百科

锦囊 (汉语词语)

  • 锦囊就是用绸、缎、帛等做的袋子,在古代用来装信函,相当于现在的信封。锦字本身就是指好看的或质量好的绸缎帛等,例如锦上添花、锦绣河山等中的锦字。
  • 锦囊又称香囊,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在民间,端午节有佩戴香囊的习俗。
  • 近音词、同音词
  • jǐn náng锦囊
  • jīn náng金囊
  • jǐn náng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