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牌

词典名字:

铜牌

词典发音:

tóng pái

注音:

ㄊㄨㄥˊ ㄆㄞˊ

成语繁体:

銅牌

词典解释

铜牌[ tóng pái ]

⒈  铜制的牌子。

⒉  与官印配合使用的铜铸符契

⒊  铜质奖牌。多作奖品。次于金牌、银牌。

引证解释

⒈  铜制的牌子。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餘干县 有白鹿土人皆传千年矣, 晋成帝 遣捕,得铜牌在角后。”

⒉  与官印配合使用的铜铸符契。

《宋史·舆服志六》:“诸王节度观察使、州、府、军、监、县印,皆有铜牌,长七寸五分,诸王广一寸九分,餘广一寸八分。诸王、节度、观察使牌涂以金,刻文云‘牌出印入,印出牌入’。”

⒊  铜质奖牌。多作奖品。次于金牌、银牌。

如:他在这次长跑比赛中获铜牌。

网络百科

铜牌

  • 铜牌,通常是奖励给某项竞赛(例如奥运会等体育比赛)第三名(季军)优胜者的奖牌。竞赛的二(亚军)、一(冠军)名优胜者一般是分别获得银牌和金牌。这种做法据说是由一位犹太人的国王首创的。
  • 近音词、同音词
  • tóng pái铜牌
  • tóng pái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