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换

词典名字:

金不换

词典发音:

jīn bù huàn

注音:

ㄐㄧㄣ ㄅㄨˋ ㄏㄨㄢˋ

成语繁体:

金不換

词典解释

金不换[ jīn bu huàn ]

⒈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浪子回头金不换

invaluable; priceless; be more valuable than gold; not to be exchanged even for gold;

引证解释

⒈  谓事物极其宝贵,不能用金换取。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后戏目诗》:“喜称人心金不换,万年欢赏 赤松 游。”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梁斌红旗谱》九:“起先宝地在 小严村 南边,南堤根底下,倒是一块金不换的好地。”

⒉  一种毛笔的名称。

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枝笔,名曰‘金不换’。”
巴金 《怀念鲁迅先生》:“如果先生活着,他绝不会放下他的‘金不换’。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爱戴的伟大的作家。”

⒊  药草名。即三七。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三七》:“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黏物也,此説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
徐珂 《清稗类钞·植物·三七》:“三七为多年生草,本名山漆,又名金不换。”

国语辞典

金不换[ jīn bù huàn ]

⒈  贵重罕得的事物,不能用金换取。比喻事物十分可贵。

如:「浪子回头金不换。」

⒉  三七的别名。参见「三七」条。

清·徐珂《清稗类钞·植物类·三七》:「三七为多年生草,本名山漆,又名金不换。」


网络百科

金不换 (中草药罗勒的别称)

  • 金不换,原名为罗勒,别名金不换(梅州、潮汕),臭苏(潮阳),香菜仔(普宁),鱼生菜(汕头、揭阳),九层塔(普宁、揭阳、广州、汕头、潮阳),鱼生菜、香菜、九层塔、光明子、金不换(南澳),鱼香草、罗勒(惠阳)、兰香(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称为兰香)。
  • 中草药,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刚唇形目唇形科相思子属。兰香子为一种叫“山香”植物(又名叫明列子,兰香,光明子,罗勒籽)之成熟果实,其大小如芝麻,内含于果实中,颗粒饱满圆润,在东南亚曾一度被认为是稀有的中药;在山粉团(BASIL)的众多品种中,于2001年更进一步研究推出采用新品种,摒弃粘稠状会结块、黑咖啡色的扁平种子,采用滑溜不粘稠乌黑光亮的新品种,入喉口感更佳,并注册命名黑金砂,其意义为──天然食材,物超所值,比黄金还贵,所以叫金不换。
  •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胃腹胀满、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蛇伤、湿疹、皮炎等。起镇痛、催眠及镇静作用。
  • 金不换 (词语释义)

  • 金不换,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同时也是植物,又名三七。也有药品胶囊和调料名为金不换。
  • 近音词、同音词
  • jīn bù huàn金不换
  • jīn bù huàn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