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

词典名字:

重门

词典发音:

chóng mén

注音:

ㄔㄨㄥˊ ㄇㄣˊ

成语繁体:

重門

词典解释

重门[ chóng mén ]

⒈  谓层层设门。

⒉  宫门;屋内的门。

⒊  犹重关。喻指边防要塞。

引证解释

⒈  谓层层设门。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门袭固,姦宄是防。”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张灯啟重门。”
宋 张先 《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⒉  宫门;屋内的门。

《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吕向 注:“重门,帝宫门也。”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价重 铜龙楼,声高重门侧。”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闺咏》:“锁香闺慵窥蝶翅,掩重门休看蜂队。”
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园记》:“由堂左折,循墙入重门,中敞以广庭,前繚以曲榭。”

⒊  犹重关。喻指边防要塞。

《梁书·武帝纪下》:“不能使重门不闭,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车书未一。”
《明史·孙继鲁传》:“天设重险,以藩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

网络百科

重门

  • 1. 谓层层设门。2. 宫门;屋内的门。 3. 犹重关。喻指边防要塞。重门,之所以留名于史、传名至今,主要在于它是曹魏第三代皇帝曹芳(史称少帝或邵陵公)的王宫(齐王宫)和被司马氏废除后重又降为齐王而被禁的幽宫。从景初三年(239)曹芳继位魏帝到泰始十年(274)曹芳幽愤而死,直至永嘉四年(310年)石勒同刘曜于此结盟,先后70余年,魏晋时期曹魏家族与西晋司马氏集团争夺天下的政治风云,始终飘浮在重门上空。
  • 近音词、同音词
  • chóng mén重门
  • chóng mén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