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礼

词典名字:

逸礼

词典发音:

yì lǐ

注音:

ㄧˋ ㄌㄧˇ

成语繁体:

逸禮

词典解释

逸礼[ yì lǐ ]

⒈  指《仪礼》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礼经》。相传有三十九篇,今佚。古文经学家认为汉武帝时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的壁中,今文经学家则否认《逸礼》的发现。

⒉  失传的礼仪。

引证解释

⒈  指《仪礼》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礼经》。相传有三十九篇,今佚。古文经学家认为 汉武帝 时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 孔子 住宅的壁中,今文经学家则否认《逸礼》的发现。

《汉书·刘歆传》:“及 鲁恭王 坏 孔子 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於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古礼经》五十六篇, 后苍 传十七篇曰《后氏曲臺记》,所餘三十九篇名为《逸礼》。”
章炳麟 《訄书·清儒》:“而 仁和 邵懿辰,为《尚书通义》、《礼经通论》,指《逸书》十六篇、《逸礼》三十九篇为 刘歆 矫造。”

⒉  失传的礼仪。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搜 三代 之逸礼,补百王之漏典。”
唐 耿湋 《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网络百科

逸礼

  • 逸礼,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yì lǐ,指《仪礼》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礼经》,失传的礼仪。
  • 近音词、同音词
  • yì lì疫疠
  • yì lì屹立
  • yì lǐ义理
  • yì lì毅力
  • yī lì一例
  • yí lǐ仪礼
  • yǐ lǐ迤逦
  • yì lǐ逸礼
  • yì lì昳丽
  • yí lǐ遗理
  • yì lì溢利
  • yì lǐ易理
  • yí lí遗黎
  • yī lǐ一理
  • yì lì役隶
  • yì lì屹栗
  • yī lì一力
  • yì lì逸利
  • yì lǐ意理
  • yì lì邑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