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

词典名字:

绳床

词典发音:

shéng chuáng

注音:

ㄕㄥˊ ㄔㄨㄤˊ

成语繁体:

繩床

词典解释

绳床[ shéng chuáng ]

⒈  见“绳床”。

引证解释

⒈  见“绳牀”。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又称“胡床”、“交床”。

《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 法首 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牀,烧安息香呪愿数百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於坐止,咸用绳牀。”
宋 王观国 《学林·绳床》:“绳牀者,以绳贯穿为坐物,即俗谓之交椅之属是也。”
清 杜濬 《为斯上人题》诗:“谁识山僧意,绳牀绘牡丹。”
黄宗羲 《陈乾初墓志铭》:“晚得拘挛之疾,不下绳床者十五年。”

网络百科

绳床

  • 唐代自印度传入,为倚背垂足之坐,如椅子亦曰绳床。床,《广雅》云:“栖,谓之床。”装,载也,栖也,《释名》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皆为人坐卧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蒲团,曰床。床固同床,然此床非彼床,内容迥殊,以之划分时代,盖为此也。(参考黄现璠著 《古书解读初探》)
  • 近音词、同音词
  • shéng chuáng繩床
  • shéng chuáng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