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监

词典名字:

秘书监

词典发音:

mì shū jiān

注音:

ㄇㄧˋ ㄕㄨ ㄐㄧㄢ

成语繁体:

祕書監

词典解释

秘书监[ mì shū jiān ]

⒈  官名。东汉桓帝时设置,南北朝末期以后为秘书省之长官,掌邦国经籍图书著作等事,明废。参阅《初学记》卷十二

引证解释

⒈  官名东汉 桓帝 时设置, 南北朝 末期以后为秘书省之长官,掌邦国经籍图书著作等事, 明 废。参阅《初学记》卷十二。

网络百科

秘书监

  • 秘书监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府设置的专掌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的机构和官名。存续时间长达1500余年。
  • 官名。东汉延熹二年(159)始置。属太常寺,典司图籍。后省。魏文帝又置,掌世文图籍,初属少府。晋初并入中书。永平(291)时又置,并统著作局,掌三阁图书。宋与晋同。梁为秘书省长官,北朝亦置。隋炀帝时曾称秘书省令。唐高宗时曾改称太史,旋复旧。西夏、金秘书监为官署秘书监长官。元、明不设,遂废。二、官署名。辽、夏、金、元秘书监掌经籍图书。辽长官为郎,下设著作局等官署。夏、金以监为长官,下有少监等官,金下设著作局等官署。元以卿为长官,下设太监、少监等官。
  • 词条标签: 古代职业 官职 社会 职业
  • 近音词、同音词
  • mì shū jiān秘书监
  • mì shū jiān祕書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