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

词典名字:

皂荚

词典发音:

zào jiá

注音:

ㄗㄠˋ ㄐㄧㄚˊ

成语繁体:

皂莢

词典解释

皂荚[ zào jiá ]

⒈  亦作“皂荚”。

⒉  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皁荚”。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

南史·虞玩之传》:“俭 方盥,投皁荚於地曰:‘卿乡俗恶, 虞玩之 至死烦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淮南 人藏盐酒蟹,凡一器数十蟹,以皁荚半挺置其中,则可藏经岁不沙。”
陈维崧 《剔银灯·春景》词:“小巷蘼芜,斜街皂荚,都被雨酥烟腻。”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宋 王文宪 家,以皂荚末置书中,以辟蠧。”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网络百科

皂荚 (豆科植物)

  • 皂荚(学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荚树、皂角等,是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叶为一回羽状复叶,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雄花花瓣长圆形。荚果带状,劲直或扭曲,果肉稍厚,两面臌起,弯曲作新月形,内无种子;果颈长1-3.5厘米;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种子多颗,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 产于中国多省区。生长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栽培于庭院或宅旁。木材坚硬,为车辆、家具用材;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嫩芽油盐调食,其子煮熟糖渍可食。荚、子、刺均入药,有祛痰通窍、镇咳利尿、消肿排脓、杀虫治癣之效。
  • (概述图来源:)
  • 近音词、同音词
  • zào jià造价
  • zào jiá皂荚
  • zào jià造價
  • zào jiǎ造假
  • zǎo jiǎ蚤甲
  • zào jiá皂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