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如

词典名字:

焚如

词典发音:

fén rú

注音:

ㄈㄣˊ ㄖㄨˊ

词典解释

焚如[ fén rú ]

⒈  谓火焰炽盛。亦指火灾或战事。

⒉  古代把人烧死的酷刑。

引证解释

⒈  谓火焰炽盛。亦指火灾或战事。

《易·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晋 陶潜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定陵兆应》:“丁未以后,诸郡焚如之祸相仍不絶。”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之作》诗:“露布频闻奏捷书,揭竿隳突益焚如。”

⒉  古代把人烧死的酷刑。

《汉书·匈奴传下》:“莽 作焚如之刑,烧杀 陈良 等。”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焚如、死如、弃如者,谓不孝子也。不畜於父母,不容於朋友,故烧杀弃之, 莽 依此作刑名也。”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丧乱以来, 汉氏 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病哉!”

网络百科

焚如

  • 焚如:火刑。
  • 历史记载:《资治通鉴》卷三十七,汉纪二十九,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匈奴求和亲,王莽派遣王昭君兄弟的儿子,和亲侯歙等出使匈奴,请匈奴送还叛将陈良、终带等二十七人。莽做“焚如”之刑,烧杀陈良等。(应邵曰:易有焚如、死如、弃如之言,莽依次作刑名也。)
  • 近音词、同音词
  • fén rú焚如
  • fēn rù纷缛
  • fēn rù紛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