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

词典名字:

灯笼

词典发音:

dēng lóng

注音:

ㄉㄥ ㄌㄨㄙˊ

成语繁体:

燈籠

词典解释

灯笼[ dēng lóng ]

⒈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风,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lantern;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宋书·武帝纪下》:“牀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可可的我的灯笼刚到门就灭了,那里讨火烧他?”
《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又一个走堂的小二,拿着一盏灯笼,高高的擎起送考。”
巴金 《寒夜》一:“两个灯笼红亮亮地挂在球竿上。”

网络百科

灯笼 (笼状灯具)

  •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 近音词、同音词
  • dēng lǒng登陇
  • dēng lóng燈籠
  • dēng lǒng登垄
  • dēng lóng登龙
  • dēng lóng灯笼
  • dēng lóng登龍
  • dēng lǒng登隴
  • dēng lǒng登壟
  • dēng lóng登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