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厄

词典名字:

水厄

词典发音:

shuǐ è

注音:

ㄕㄨㄟˇ ㄜˋ

词典解释

水厄[ shuǐ è ]

⒈  溺死之灾。三国·魏·晋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引证解释

⒈  溺死之灾。

《北齐书·循吏传·房豹》:“绍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战舰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厌当之。”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全质》:“全质 纔寐,即见戴圆笠紫衣人来拜谢曰:‘公平生有水厄,但危困处,某则必至焉。’”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郎君奇才,能动江神,乃得获安;不然,诸人皆不免水厄。”
《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十五日》:“闻旬日前……遭风覆舟。 补之 眷属俱救起, 瑞令 则一男两女并遭水厄矣。”

⒉  三国 魏 晋 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晋 司徒 王濛 好饮茶,人至輒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 濛,必云:‘今日有水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 刘縞 ﹞专习茗饮, 彭城王 谓 縞 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
金农 《湘中杨隐士寄遗君山茶奉答》诗之三:“答他纱帽笼头坐,水厄虚名直浪传。”

网络百科

水厄

  • 水厄汉语词汇。
  • 拼音:shuǐ è
  • 释义:(1)溺死之灾。
  • (2). 三国 魏 晋 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 近音词、同音词
  • shuǐ è水厄
  • shuǐ è水恶
  • shuì é税额
  • shuì é稅額
  • shuǐ è水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