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鼓

词典名字:

梆鼓

词典发音:

bāng gǔ

注音:

ㄅㄤ ㄍㄨˇ

词典解释

梆鼓[ bāng gǔ ]

⒈  梆子和鼓。报更响器

引证解释

⒈  梆子和鼓。报更的响器。

清 赵翼 《独夜》诗:“丽譙梆鼓夜初长,节物经秋爱浅凉。”

网络百科

梆鼓

  • 梆鼓是以一节一尺二寸长的竹筒蒙上水鸡(青蛙)皮或猪油,以圆竹箍紧为鼓,演唱者腋下挟梆鼓,右手击鼓,左手握长约三寸、阔约一寸二分的竹片两相击作为伴奏,由一引路小童带领,沿途流浪卖唱。多是乞丐盲人演唱的曲艺,每每演唱至一半时由小童端起小盘向听众募钱。若是被请去演唱的,开头一般都唱一个开篇,如:“手拿竹板是一双,身背梆鼓响咚咚,唱好唱歹请原谅,一分二分你惘送”;唱完开篇,就由引路小童把曲目折子交给主人“点曲”,并由主人付给基本酬金后开唱。
  • 近音词、同音词
  • bàng gù傍顾
  • bàng gù傍顧
  • bāng gǔ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