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

词典名字:

枯骨

词典发音:

kū gǔ

注音:

ㄎㄨ ㄍㄨˇ

词典解释

枯骨[ kū gǔ ]

⒈  尸骨,也指死尸。

skeleton;

引证解释

⒈  指死者朽骨

《列子·杨朱》:“矜一时之毁誉,以焦苦神形,要死后数百年中餘名,岂足润枯骨?”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汉 初功臣亦皆剖符受山河之誓,百餘年间,而絶灭失姓,枯骨孤弃於丘墓苗裔流絶於道路。”
唐 白居易 《放言》诗之四:“莫笑贫贱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刘基鲁般》:“人死肉腐而为泥,枯骨存焉。”
瞿秋白 《满洲的“毁灭”》:“所毁灭的,当然不是 西伯利亚 森林里的枯骨。”

⒉  指枯瘦的身躯。

杜甫 《逃难》诗:“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网络百科

枯骨 (汉语词语)

  • 枯骨,第一层意思是指死者的朽骨,出自《列子·杨朱》,第二层意思是指枯瘦的身躯,出自唐 杜甫 《逃难》。
  • 近音词、同音词
  • kū gǔ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