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儿

词典名字:

板儿

词典发音:

bǎn ér

注音:

ㄅㄢˇ ㄦˊ

成语繁体:

板兒

词典解释

板儿[ bǎn ér ]

⒈  木板。

⒉  明清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

⒊  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引证解释

⒈  木板。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三十年前解开你(指柳树精),都是板儿。”

⒉  明 清 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

明 董穀 《碧里杂存·板儿》:“正德 丁丑,余始游京师。初至,见交易者皆称钱为板儿,怪而问焉,则所使者皆低恶之钱,以二折一,但取如数,而不视善否,人皆以为良便也。既而南还,则吾乡皆行板儿矣。好钱遂阁不行。”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今京师犹有以二折一之例,但呼小钱。其好钱乃谓之老官板儿。”

⒊  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审音》:“唱有三紧:一要调儿记得远;二要板儿落得稳;三要声儿唱得满。”
《红楼梦》第二八回:“﹝ 寳玉 ﹞唱完,大家齐声喝采,独 薛蟠 説:‘没板儿!’”

网络百科

板儿 (词语释义)

  • 板儿,释义:(1).木板。【出处】: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三十年前解开你(指柳树精),都是板儿。”释义:(2). 明 清 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释义:(3).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 板儿,亦指《红楼梦》中人物。
  • 近音词、同音词
  • bān ěr般尔
  • bǎn ér板儿
  • bān ér斑儿
  • bǎn ér板兒
  • bān ér斑兒
  • bān ěr般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