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诗

词典名字:

朗诵诗

词典发音:

lǎng sòng shī

注音:

ㄌㄤˇ ㄙㄨㄥˋ ㄕ

成语繁体:

朗誦詩

词典解释

朗诵诗[ lǎng sòng shī ]

⒈  无固定格律,以节奏明快、音调和谐为特色,适合于朗诵的诗体。

引证解释

⒈  无固定格律,以节奏明快音调和谐为特色,适合于朗诵的诗体

朱自清 《论朗诵诗》:“笔者以为朗诵诗应该有独立的地位,不应该有独占的地位。”
朱自清 《论朗诵诗》:“这正是朗诵诗的力量,它活在行动里,在行动里完成。”

网络百科

朗诵诗

  • 诗歌的一种,主要为朗诵创作的诗歌。主要特点是节奏感强,语言流畅,音调和谐,明白易懂,适于上口,通俗易懂。既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常用于舞台演出,有一定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宜于直接向观众朗读。
  • 近音词、同音词
  • lǎng sòng shī朗诵诗
  • lǎng sòng shī朗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