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风

词典名字:

披风

词典发音:

pī fēng

注音:

ㄆㄧ ㄈㄥ

成语繁体:

披風

词典解释

披风[ pī fēng ]

⒈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无袖的宽松外衣。亦称“斗篷

mantissa; cloak;

引证解释

⒈  挡风。

秦观 《长相思》词:“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 扬州。”

⒉  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后亦泛指斗篷。

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若是不好,教丫鬟寻过一领披风,与他穿起。”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呼韩邪 从锦帐中缓步走出,身穿披风。”

网络百科

披风 (服装)

  • 披风是一种衣服的形制,为披用的外衣,大多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清代《舜水朱氏谈绮》三卷中描述的披风为对襟直领,制衿,左右开衩)。
  • 披风流行于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着。
  • 近音词、同音词
  • pī fèng批鳳
  • pī fēng丕风
  • pī fēng披风
  • pī fèng批凤
  • pī fēng丕風
  • pí fèng毗奉
  • pī fēng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