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

词典名字:

夷狄

词典发音:

yí dí

注音:

ㄧˊ ㄉㄧˊ

词典解释

夷狄[ yí dí ]

⒈  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⒉  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⒊  视为夷狄。

引证解释

⒈  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北方部族为 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鲁迅 《坟·论“他妈的!”》:“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 金 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卿士。”

⒉  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
唐 韩愈 《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 管城。”
聂夷中 《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⒊  视为夷狄。

《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 秦 何?夷狄之也。”
《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 五代 之君而视 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

网络百科

夷狄

  • 夷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 dí,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有记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近音词、同音词
  • yí dí夷狄
  • yì dì义谛
  • yī dì一地
  • yí dí仪狄
  • yì dì易地
  • yì dì瘗地
  • yì dì义帝
  • yī dí一笛
  • yì dí抑籴
  • yì dǐ驛邸
  • yì dì谊谛
  • yí dī遗滴
  • yī dī一滴
  • yí dì移第
  • yì dī譯鞮
  • yì dì義諦
  • yì dì誼諦
  • yī dì一递
  • yì dī译鞮
  • yì dì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