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

词典名字:

大荒

词典发音:

dà huāng

注音:

ㄉㄚˋ ㄏㄨㄤ

词典解释

大荒[ dà huāng ]

⒈  边远荒凉的地方。

北大荒。

uncultivated land;

⒉  灾情严重的荒年。

famine year; year of bad harvest;

引证解释

⒈  荒废不治。

《荀子·强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杨倞 注:“大荒,谓都荒废不治也。”

⒉  大灾之年。

《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
郑玄 注:“大荒,大凶年也。”
《国语·吴语》:“今 吴 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

⒊  荒远的地方;边远地区。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 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大言,日月所出。”
《文选·左思<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
刘逵 注:“大荒,谓海外也。”
宋 范成大 《送洪内翰使虏》诗之二:“峨冠方侍玉舆香,双节飘然照大荒。”
陈去病 《自阳高县抵大同》诗:“云軿飞处射晴光,三 晋 云山接大荒。”

网络百科

大荒 (词语)

  • 大荒,指边远荒凉的地方。以“大荒”命名的地区或者国家通常都是极指其偏远荒凉。有时也指大灾。
  • 在《山海经》中,海内、海外、大荒指的是时空中历史的远方。相比较而言,海外比海内的年代要更久远,大荒是比海外、海内更为遥远的时代或者说时空距离。《山海经》中的《大荒四经》具体可能是商朝及其四方区域的地域考察记录。
  • 近音词、同音词
  • dà huāng大荒
  • dā huāng搭慌
  • dà huáng大黃
  • dǎ huàng打幌
  • dǎ huǎng打谎
  • dǎ huǎng打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