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

词典名字:

大肠

词典发音:

dà cháng

注音:

ㄉㄚˋ ㄔㄤˊ

成语繁体:

大腸

词典解释

大肠[ dà cháng ]

⒈  消化器官之一。消化道的最后肠段。成人的大肠约长15米。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出口处为肛门。具有分泌黏液、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的功能。

引证解释

⒈  肠的一部分,上连小肠,下通肛门,较小肠粗而短。分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主要作用是吸取水分和形成粪便。中医列为六腑之一。

《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网络百科

大肠

  • 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1],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而食物残渣自身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接肛门。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在外形上与小肠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
  • 近音词、同音词
  • dà chǎng大场
  • dǎ cháng打場
  • dǎ cháng打场
  • dà chǎng大場
  • dà cháng大尝
  • dǎ cháng打長
  • dà cháng大肠
  • dǎ cháng打长
  • dà cháng大嘗
  • dá cháng达常
  • dà cháng大腸
  • dà cháng大常
  • dà chǎng大氅
  • dá cháng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