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膏

词典名字:

土膏

词典发音:

tǔ gāo

注音:

ㄊㄨˇ ㄍㄠ

词典解释

土膏[ tǔ gāo ]

⒈  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肥沃的土地。鸦片。

引证解释

⒈  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

《国语·周语上》:“阳气俱蒸,土膏其动。”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流泉歌》:“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元 胡南 《春日田园杂兴》诗:“水活土膏动,风微花气深。”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

⒉  肥沃的土地。

《汉书·东方朔传》:“故 酆 镐 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
南朝 梁武帝藉田》诗:“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縹。”

⒊  鸦片。

《清史稿·德宗纪二》:“命 柯逢时 管理八省土膏统捐事宜。”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其餘如钱粮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开办。”

网络百科

土膏

  • 土膏,汉语词汇。
  • 拼音 tǔ gāo,
  • 注音 ㄊㄨˇ ㄍㄠ,
  • 释义:1、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2、肥沃的土地。3、鸦片。
  • 出处《国语·周语上》。
  • 近音词、同音词
  • tǔ gāo土膏
  • tú gāo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