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

词典名字:

和合

词典发音:

hé hé

注音:

ㄏㄜˊ ㄏㄜˊ

词典解释

和合[ hé hé ]

⒈  和睦同心。

⒉  调和;混合;汇合。

⒊  犹撮合。

⒋  顺当;吉利。

⒌  神名。即万回哥哥。

⒍  神名。指和合二神。

⒎  神名。指清时所封唐高僧寒山、拾得二圣。

引证解释

⒈  和睦同心。

《墨子·尚同中》:“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
《史记·循吏列传》:“施教导民,上下和合。”
唐 元稹 《辨日旁瑞气状》:“臣下忠诚辅主,国中欢喜和合。”
《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⒉  调和;混合;汇合。

《韩诗外传》卷三:“天施地化,阴阳和合。”
郭沫若 《论节奏》:“如成长与衰弱,上升与下降,和合与分离,即是规定万物之发展与分解的节奏。”

⒊  犹撮合。

《周礼·地官·序官》“媒氏下士二人” 唐 贾公彦 疏:“谓别姓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云。”
唐 张鷟 《游仙窟》:“五嫂 如许大人,专拟和合此事。”

⒋  顺当;吉利。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茅卜》:“其卦甚吉,百事欢欣和合。”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谢天地买卖和合。”
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明日是个和合日,我同你先到 张 宅讲定财礼,随到 王招宣 府一説便成。”

⒌  神名。即 万回哥哥。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宋 时 杭 城以腊月祀 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緑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 和合 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 万回。”

⒍  神名。指 和 合 二神。

四游记·哪吒行兵收华光》:“又有 和 合 二神禀曰:‘不须本官出马,某二人愿往。’”

⒎  神名。指 清 时所封 唐 高僧 寒山、拾得 二圣。

清 翟灏 《通俗编·神鬼》:“今 和 合 以二神并祀,而 万回 仅一人,不可以当之矣。国朝 雍正 十一年封 天台 寒山 大士为 和 圣, 拾得 大士为 合 圣。”

网络百科

和合

  • “和合”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先贤在实践中孕育的智慧,“和合”的价值观影响了人们的处世原则和交往理念。
  • 近音词、同音词
  • hé hé合和
  • hè hè鹤鹤
  • hé hé閤閤
  • hè hè翯翯
  • hè hè赫赫
  • hé hé合合
  • hé hé和和
  • hé hé和合
  • hè hè爀爀
  • hé hé何何
  • hé hé纥纥
  • hē hē呵欱
  • hè hé鶴和
  • hē hè呵喝
  • hé hé合翮
  • hè hè鶴鶴
  • hé hé紇紇
  • hé hé齕齕
  • hè hè嗃嗃
  • hè hè熇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