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

词典名字:

午时

词典发音:

wǔ shí

注音:

ㄨˇ ㄕˊ

成语繁体:

午時

词典解释

午时[ wǔ shí ]

⒈  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旧式计时法。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m.to 1 p.m.;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白居易昼寝》诗:“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一个可着了我一药箭,只要到午时,他这条命,可就交代了。”

⒉  半夜。

宋 王禹偁 《中秋月》诗:“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网络百科

午时 (时辰)

  •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 近音词、同音词
  • wǔ shí午时
  • wú shí无识
  • wú shí无实
  • wǔ shí五时
  • wú shì无事
  • wú shī无失
  • wù shí务时
  • wǔ shì五是
  • wǔ shī舞师
  • wú shì无适
  • wú shì吴市
  • wǔ shì武事
  • wú shì无视
  • wù shì物事
  • wǔ shì五世
  • wǔ shì武试
  • wǔ shì忤视
  • wú shì毋事
  • wū shī巫师
  • wǔ shí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