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

词典名字:

伤风

词典发音:

shāng fēng

注音:

ㄕㄤ ㄈㄥ

成语繁体:

傷風

词典解释

伤风[ shāng fēng ]

⒈  感冒。

他得伤风已一周了,还不见好。

cold;

引证解释

⒈  即感冒。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伤风》“肺主皮毛感邪风”注:“伤风者,风邪伤卫也。卫主皮毛,内合于肺,故令身体发热憎寒,头疼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也。”
《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鼓山神晏国师》:“皷山 门下不得咳嗽,时有僧咳嗽一声,师曰:‘作甚么?’曰:‘伤风。’”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上海 已热起来,我们总算好的,但因天气及卫生设备不好,常不免小病,如伤风及肚泻之类。”

⒉  为风所伤犯。

朱淑真 《春日杂书》诗:“月筛窗幌好风生,病眼伤风泪欲倾。”

网络百科

伤风 科普中国

  • 伤风是由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常见外感热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见。临床以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痒咳嗽、发热恶寒等为主要证候特点。病情有轻重不同,轻者俗称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若病情较重,且在一段时间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 《医源资料库》:伤风,病名。①风邪犯表所致外感轻证。见《伤寒直格》卷中。又称冒风、感冒。《景岳全书·杂证谟》:“邪轻而浅者,上犯皮毛,即为伤风。”详见感冒条。②伤寒病太阳中风。《时病论·伤风》:“伤风之病,即仲景书中风伤卫之证也。”详见中风。③感受风邪所致外感热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载六经皆有伤风症:太阳伤风,证见发热、恶风、自汗、头项强、腰脊痛、脉浮,宜桂枝汤。阳明伤风,证见发热、腹满、烦渴、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脉浮弦长而数,宜杏子汤。少阳伤风,证见身热、恶风、自汗、颈项强、胁满、口苦而渴、脉浮弦,宜柴胡加桂汤。太阴伤风,证见自汗,胸满、腹痛、自利、咽干、脉弦大而缓,宜桂枝芍药汤。少阴伤风,证见口燥、舌干、咽痛、心烦、自汗、腰痛连胻骨酸痛,脉沉弦,宜桂枝汤。厥阳伤风,证见恶风而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痛、脉微而迟,宜八物汤。
  • 近音词、同音词
  • shàng fēng上峰
  • shàng fēng上风
  • shāng fēng商風
  • shāng fēng商风
  • shǎng fēng赏封
  • shǎng fèng赏俸
  • shàng fèng上奉
  • shàng fēng上封
  • shàng fēng上風
  • shǎng fèng賞俸
  • shǎng fēng賞封
  • shāng fēng傷風
  • shāng fēng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