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

词典名字:

五通

词典发音:

wǔ tòng

注音:

ㄨˇ ㄊㄨㄥˋ

词典解释

五通[ wǔ tòng ]

⒈  即五通神

引证解释

网络百科

五通 (桂林市西郊五通镇)

  • 五通镇
  • 五通距离桂林市29公里,属于临桂区管辖,321国道途径此处,在建的贵广铁路途经这里,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就在五通镇,贵广铁路跨过五通的义江,经天平山隧道出五通。
  • 千年古镇—五通镇,最早置镇是五代十国时期为楚王马氏所设置,时间是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36年后(即后晋天福八年八月),五通由镇升为县,取名义宁。
  • 唐代的五通圩场是在街头村的铜岭,叫义宁圩。宋初(约998年)因市场规模扩大,于是将圩场从铜岭迁到水源街卖米坪,卖米坪有一座五通庙,因此义宁圩得名于五通圩,圩名因庙而名,这就是五通名字的由来。
  • 五通圩是桂林西北部的山货集散地。除大宗的茶叶外还有香菇、木耳、冬笋、勾藤、蓓子、桐油、茶油、草纸、樟脑、蜂糖、苎麻、桔柚、棕皮、桃李、松杉、兽皮等。明代每圩发往柳州的桐油、
  • 据《义宁县志》记载:五通圩还有“石灰、铁矿、锑矿、铜矿,其中以银矿为丰。银矿在智慧江瑶山里,银质甚高,矿百斤可得十余两”。
  • 近音词、同音词
  • wú tóng梧桐
  • wú tōng无通
  • wú tǒng无统
  • wú tǒng無統
  • wǔ tóng武童
  • wū tóng烏銅
  • wú tōng無通
  • wǔ tòng五通
  • wū tóng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