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

词典名字:

五禽戏

词典发音:

wǔ qín xì

注音:

ㄨˇ ㄑㄧㄣˊ ㄒㄧˋ

成语繁体:

五禽戲

词典解释

五禽戏[ wǔ qín xì ]

⒈  亦作“五禽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五禽嬉”。相传为 汉 末名医 华陀 首创的一种健身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和姿态,以进行肢体活动。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佗 语 普 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唐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诗:“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清 周亮工 《病甚扶掖登舟枕上成诗》之二:“难逢一鴈到,空学五禽嬉。”
亦省作“五禽”。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乌龙养和》:“所以亲逋客,兼能助五禽。”
清 赵翼 《漫兴》诗:“观书眼渐讹三豕导气身将学五禽。”

网络百科

五禽戏 (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其一生著述颇丰,但均亡佚。今传《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皆托名之作。华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人。其中,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而樊阿则擅长针灸及养生,据传他活到100多岁。
  •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师范大学为五禽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近音词、同音词
  • wǔ qín xì五禽戏
  • wǔ qín xì五禽戲
  • wǔ qín xī五禽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