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词典名字:

丹毒

词典发音:

dān dú

注音:

ㄉㄢ ㄉㄨˊ

词典解释

丹毒[ dān dú ]

⒈  一种急性皮肤炎症,多见于小腿和面腿。

eryslpelas;

引证解释

⒈  病名。俗称“流火”。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皮下浅表淋巴管网发炎,多发生于小腿或面部。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丹毒》:“丹毒名多云片形,风火湿寒肉分凝。胸腹四肢分顺逆,清火消风砭敷灵。”
注:“孙真人 云:‘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色,如丹涂之状,其大如掌,甚者遍身,有痒有痛,而无定处。’”

网络百科

丹毒 科普中国

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近音词、同音词
  • dān dú耽读
  • dān dú酖毒
  • dān dú丹毒
  • dàn dǔ誕篤
  • dān dú单独
  • dān dú單獨
  • dān dú耽讀
  • dàn dǔ诞笃
  • dān dú躭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