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

词典名字:

不辜

词典发音:

bù gū

注音:

ㄅㄨˋ ㄍㄨ

词典解释

不辜[ bù gū ]

⒈  无罪。指无罪之人。不必,不一定。

引证解释

⒈  无罪。

《墨子·非攻上》:“至杀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吕氏春秋·听言》:“诛不辜之民以求利。”
《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
吕延济 注:“言 巴蜀 父老无罪被杀,掠取孤幼缚束以为奴僕。”

⒉  指无罪之人。

《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
孔 传:“辜,罪。”
唐 刘禹锡 《天论上》:“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

⒊  不必,不一定。

大戴礼记·夏小正》:“‘鴂则鸣’。鴂者,百鷯也;鸣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时也。”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辜,读作‘’。 襄 二十七年《公羊传》‘女能固纳公乎’、《秦策》‘王固不能行也’, 何休、高诱 注并曰:‘固,必也。’古或以辜为之。故《汉书·律历志》注引 孟康 曰:‘辜,必也。’不辜,犹言不必。 《诗·七月》篇‘七月鸣鴂’。是鴂之鸣盛於七月。今方五月,鴂或鸣或不鸣。故曰:‘其不辜之时也’犹言其不可必之时也。”

网络百科

不辜

  • 不辜,是汉语词汇,
  • 拼音bù gū,
  • 释义:1、解释为无罪。2.指无罪之人。3.不必,不一定。
  • 近音词、同音词
  • bù gǔ不古
  • bù gù不顾
  • bù gǔ不谷
  • bù gǔ布谷
  • bù gū不辜
  • bù gǔ不蠱
  • bù gǔ步鼓
  • bù gǔ布穀
  • bù gǔ不穀
  • bū gǔ晡鼓
  • bù gǔ不蛊
  • bù gū不轂
  • bù gū不毂
  • bù gù不固
  • bù gǔ布鼓
  • bù gù不顧
  • bù gū不觚
  • bǔ gǔ卜骨
  • bù gū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