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

词典名字:

三都

词典发音:

sān dōu

注音:

ㄙㄢ ㄉㄡ

词典解释

三都[ sān dōu ]

⒈  三个都城。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

⒉  三个都城。指战国赵、卫、魏三国的都城。

⒊  三个都城。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⒋  三个都城。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

⒌  三个都城。指蜀之成都、广都、新都。

⒍  三个都城。唐都长安,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690年)建晋阳为北都,与长安合称三都。

⒎  指晋左思所著《三都赋》。

⒏  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引证解释

网络百科

三都 (词语/多义引导)

  • (1)《左传》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仲由为季氏所宰,将堕三都。”杜预注:“三都,费、郈、成也。”
  • (2)东汉称雒阳(洛阳)为东都,长安(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3)晋左思作《三都赋》,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为“三都”。
  • (4)唐都长安,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690年)建晋阳为北都,合称“三都”
  • 19世纪中叶,日本最发达的三个城市。
  • 一说为:江户 大阪 京都。(经济最为发达)
  • 一说为:京都 大阪 神户。(近畿三都)
  • 近音词、同音词
  • sān dōu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