𧵬

𧵬
拼音 [mì] [shèn] 注音ㄇ一ˋ ㄕㄣˋ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貝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MREY 仓颉BCHHV
郑码LOPR
结构左右
统一码27D6C
笔顺丨フ一一一ノ丶ノノ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𧵬字UNICODE编码U+27D6C,10进制: 163180,UTF-32: 00027D6C,UTF-8: F0 A7 B5 AC。

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𧵬

𧵬【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篇韻》音脤。𧵬質也。

说文解字

覛【卷十一】【𠂢部】

衺視也。从𠂢从見。𧡒,籒文。莫狄切文三重三

说文解字注

(覛)衺視也。釋詁曰。覛、胥、相也。郭云。覛謂相視也。按覛與目部眽通用。古詩。眽眽不得語。李善引爾雅及注作眽。今文選譌作脈。非也。覛不入見部者、重𠂢也。从𠂢。从見。會意。𠂢亦聲。莫狄切。廣韵莫獲切。十六部。俗有尋覓字。此篆之譌體。

𧡒)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