鐪
拼音 [lǔ] 注音ㄌㄨˇ
总笔画21画
简体部首釒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 21画
繁体部首金部
仓颉CYPS
郑码PIKY 四角81127
结构左右
统一码942A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一フノ一フ丨フ一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ǔ(ㄌㄨˇ)

⒈  古代釜一类的熬胶器皿。

⒉  刀柄。

⒊  化学元素“钚”的旧译。

统一码

鐪字UNICODE编码U+942A,10进制: 37930,UTF-32: 0000942A,UTF-8: E9 90 AA。

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鐪

鐪【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郞古切《集韻》籠五切,𠀤音魯。《說文》煎膠器也。

《集韻》一曰刀柄。《集韻》或作鏀。

说文解字

鐪【卷十四】【金部】

煎膠器也。从金虜聲。郎古切

说文解字注

(鐪)𤋎膠器也。煎、熬也。膠、作之以皮。故熬之而後成。从金。虜聲。郎古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