贋
拼音 [yàn] 注音一ㄢˋ
总笔画19画
简体部首貝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19画
五笔DWWM 仓颉MOGC
郑码GGNL 四角71286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8D0B
笔顺一ノノ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àn(一ㄢˋ)

⒈  见“赝”。

统一码

贋字UNICODE编码U+8D0B,10进制: 36107,UTF-32: 00008D0B,UTF-8: E8 B4 8B。

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贋

偐【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五晏切《集韻》魚澗切,𠀤音雁。僞物也。

说文解字

雁【卷四】【隹部】

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五晏切〖注〗臣鉉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昬禮用之,故从人。

说文解字注

(雁)雁鳥也。此與鳥部鴈別。鴈从鳥爲䳘雁从隹爲鴻雁。禮舒鴈當作舒雁。謂雁之舒者。以別於眞雁也。舒雁謂之鴈。猶舒鳧謂之鶩也。經典鴻雁字多作鴈。毛傳曰。大曰鴻。小曰鴈。按鴻、大也。非鳥名。从隹。从人。雁有入道。人以爲摯。故从人。厂聲。厂呼旱切。雁五晏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