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
拼音 [tuì] [tùn] 注音ㄊㄨㄟˋ ㄊㄨㄣˋ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衣部
五笔PUVP 仓颉LYAV
郑码WTWX 四角37233
结构左右 电码5963
区位4542
统一码892A
笔顺丶フ丨ノ丶フ一一フ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uì(ㄊㄨㄟˋ)

⒈  脱落,脱去: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褪装。兔子正褪毛。

⒉  颜色消退或消失:褪色。颜色褪尽。

统一码

褪字UNICODE编码U+892A,10进制: 35114,UTF-32: 0000892A,UTF-8: E8 A4 AA。

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褪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退

汉英互译

fade、take off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tuì

〈动〉

(1) 减色;消退 [fade]。如:褪落(消失;减退衰落)

(2) 〈方〉∶藏;缩 [hide(one's hands in sleeves)]。如:手褪在袖里

(3) 退,后退 [move backward;fall back]。如:趋前褪后

(4) 另见 tùn

常用词组

褪色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褪

褪【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吐困切,吞去聲。卸衣也。

花謝也。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