蜏
拼音 [yǒu] 注音一ㄡˇ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3画
仓颉LIHDS
郑码IMYM 四角52127
结构左右
统一码870F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ノ一丨ノ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ǒu(一ㄡˇ)

⒈  〔朝(zhāo )蜏〕古书上说的一种虫,朝生暮死,生在水上,像蚕蛾。

统一码

蜏字UNICODE编码U+870F,10进制: 34575,UTF-32: 0000870F,UTF-8: E8 9C 8F。

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蜏

蜏【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與久切,音酉。《玉篇》朝生暮死蟲也,生水上,狀如蠶蛾。一名孳母。

余救切,音柚。《集韻》息救切,音秀。義𠀤同。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蜏

蜏【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與久切,音酉。《玉篇》朝生暮死蟲也,生水上,狀如蠶蛾。一名孳母。

余救切,音柚。《集韻》息救切,音秀。義𠀤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