膉
拼音 [yì] 注音一ˋ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EUWL 仓颉BTCT
郑码QUOL 四角782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8189
笔顺ノフ一一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一ˋ)

⒈  脖子上的肉:“肤祭三,取诸左膉上。”

⒉  肥。

统一码

膉字UNICODE编码U+8189,10进制: 33161,UTF-32: 00008189,UTF-8: E8 86 89。

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膉

膉【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𠀤伊昔切,音益。《廣韻》肥也。《集韻》脰肉也。《儀禮·士虞禮》取諸左膉。《註》膉,脰肉也。

《集韻》一曰豕伏槽。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