肬
拼音 [yóu] 注音一ㄡˊ
总笔画8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肉部
仓颉BIKU
郑码QGR 四角732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80AC
笔顺ノフ一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óu(一ㄡˊ)

⒈  同“疣”。

统一码

肬字UNICODE编码U+80AC,10进制: 32940,UTF-32: 000080AC,UTF-8: E8 82 AC。

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肬

肬【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韻會》疑求切,𠀤音尤。《說文》贅也。《博雅》肬,腫也。《釋名》肬,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荀子·宥坐篇》曾未如肬贅。《楚辭·九章》竭忠誠以事君兮,反離羣而贅肬。《註》贅肬,過也。《集韻》或作疣。

说文解字

肬【卷四】【肉部】

贅也。从肉尤聲。𪐤,籒文肬从黑。羽求切

说文解字注

(肬)贅肬也。各本奪肬字。今補。贅同綴。書傳多贅綴通用。故此直作贅。綴、屬也。屬於皮上。如地之有丘也。从肉。尤聲。羽求切。三部。

𪐤)籒文肬。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