翏
拼音 [liù] 注音ㄌ一ㄡˋ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羽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NWER 仓颉SMOHH
郑码YTOP 四角17202
结构上下
统一码7FCF
笔顺フ丶一フ丶一ノ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iù(ㄌ一ㄡˋ)

⒈  〔翏翏〕远远袭来的风声,如“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⒉  鸟高飞的样子。

统一码

翏字UNICODE编码U+7FCF,10进制: 32719,UTF-32: 00007FCF,UTF-8: E7 BF 8F。

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翏

翏【未集中】【羽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𠀤力救切,音遛。《說文》高飛也。

《集韻》力弔切,音料。義同。

《集韻》《韻會》𠀤憐蕭切,音聊。翏翏,長風聲。

《集韻》力竹切,音六。義同。或作𩗍

说文解字

翏【卷四】【羽部】

高飛也。从羽从㐱。力救切

说文解字注

(翏)高飛也。从羽㐱。㐱、新生羽而飛也。羽毛新生豐滿。可以高飛也。莊子翏翏、謂長風之聲。此引伸之義。力救切。三部。匡謬正俗云。?古文戮字。湯?云。予則孥?女。按?正?之譌。假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