椻
拼音 [yàn] [yà] 注音一ㄢˋ 一ㄚˋ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SAJV 仓颉DSAV
郑码FHKZ 四角41914
结构左右
统一码693B
笔顺一丨ノ丶一丨フ一一フノ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àn(一ㄢˋ)

⒈  堆积木料设置障碍。

统一码

椻字UNICODE编码U+693B,10进制: 26939,UTF-32: 0000693B,UTF-8: E6 A4 BB。

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椻

椻【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於建切。同堰。積木爲障。

说文解字

揠【卷十二】【手部】

拔也。从手匽聲。烏黠切

说文解字注

(揠)拔也。孟子。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趙云。揠、挺拔之欲亟長也。方言。揠、擢、拂、戎、拔也。自關而西或曰拔。東齊海岱之閒曰揠。从手。匽聲。烏黠切。十四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