栱
拼音 [gǒng] 注音ㄍㄨㄥˇ
总笔画10画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SAWY 仓颉DTC
郑码FEO 四角44981
结构左右 电码2703
统一码6831
笔顺一丨ノ丶一丨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ǒng(ㄍㄨㄥˇ)

⒈  〔枓栱〕见“枓”。

统一码

栱字UNICODE编码U+6831,10进制: 26673,UTF-32: 00006831,UTF-8: E6 A0 B1。

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gǒng

〈名〉

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 [arch]。其与方形木块纵横交错层叠构成枓栱,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兼有装饰效果,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栱子(又作“斗栱”。建筑物的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栱桷(栱和桷)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栱

栱【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𠀤音拱。大杙也。《爾雅·釋宮》杙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

栱斗,柱頭枓栱也。

《集韻》渠容切,音蛩。義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栱

栱【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𠀤音拱。大杙也。《爾雅·釋宮》杙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

栱斗,柱頭枓栱也。

《集韻》渠容切,音蛩。義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