䔬
拼音 [yì] 注音一ˋ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LAW 仓颉TWTC
郑码EKEO 四角44801
结构上下
统一码452C
笔顺一丨丨丨フ一丨一一丨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一ˋ)

⒈  大蔴雌株。

⒉  連翹。一種草本植物,可入藥。

统一码

䔬字UNICODE编码U+452C,10进制: 17708,UTF-32: 0000452C,UTF-8: E4 94 AC。

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䔬

䔬【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羊吏切,音異。連翹別名。

《說文》芋也。

《集韻》同𧃟,藕翹也。

说文解字

䔬【卷一】【艸部】

芓也。从艸異聲。羊吏切

说文解字注

(䔬)芓也。从艸。異聲。羊吏切。一部。